氢 — 1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H,原子序数为1,原子量为1.00794 u,是元素周期表中最轻的元素。单原子氢(H)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化学物质,占重子总质量的75%。等离子态的氢是主序星的主要成份。氢的最常见同位素是“氕”,含1个质子,不含中子;天然氢还含极少量的同位素“氘”,其含1个质子和1个中子。

氦 — 2号元素

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He,原子序数为2,原子量为4.002602 u。是一种无色、无臭、无味、无毒的惰性单原子气体。它也是稀有气体族的第一个元素。熔点和沸点为所有元素中最低的。继氢原子之后,氦是可观宇宙中第二轻且含量第二高的元素,在全宇宙的元素质量中大约占了24%,超过其它原子总和的12倍。它的总含量和太阳或木星内的比例十分相似。这是因为和接下来三个元素比较起来,氦-4有非常高的核结合能(每个核子中)。而它的高结合能也能解释为何它是核融合与核衰变的产物。氦-4是宇宙中氦最主要的同位素,最广泛的来源形成于大霹雳时期。而新的氦形成于恒星内部的核融合反应。

锂 — 3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Li,原子序数为3,原子量为6.941 u。其中文名则来源于“Lithos”的第一个音节发音“里”,因为是金属,在左方加上部首“钅”。锂是一个软、银白色的碱金属。三个电子中两个分布在K层,另一个在L层。锂是碱金属中最轻的一种。锂常呈+1或0氧化态,是否有-1氧化态则尚未得到证实。但是锂和它的化合物并不像其他的碱金属那么典型,因为锂的电荷密度很大并且有稳定的氦型双电子层,使得锂容易极化其他的分子或离子,自己却不易受到极化。这一点影响到它和它的化合物的稳定。

铍 — 4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Be,原子序数为4,原子量为9.0121831 u,属于碱土金属。铍通常在宇宙射线散裂过程中产生,是宇宙中较为稀有的元素之一。所有自然界中的铍都与其他元素结合,形成矿物,如绿柱石(海蓝宝石、祖母绿)和金绿宝石等。单质铍呈钢灰色,轻、硬而易碎。

硼 — 5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B,原子序数为5,原子量为10.811 u。由于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宇宙射线散裂以及超新星而非恒星核合成,所以在太阳系与地壳中含量很低。地球上最常见硼的天然化合物,是以水溶性的硼酸盐形式聚集在一起。工业上可直接开采硼盐酸的蒸发岩,例如硼砂和斜方硼砂。已知土耳其有最大的硼蕴含量,是最大的生产地。

碳 — 6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C,原子序数为6,原子量为12.011 u,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IV A族,属于非金属。每个碳原子有四颗能够进行键合的电子,因此其化合价通常为4。自然产生的碳由三种同位素组成:12C13C为稳定同位素,而14C则具放射性,其半衰期约为5730年。碳是少数几个自远古就被发现的元素之一(见化学元素发现年表)。

氮 — 7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N,原子序数为7,原子量为14.007 u。1772年,在丹尼尔·卢瑟福分离空气后第一次被发现。虽然卡尔·威廉·舍勒及亨利·卡文迪什也在同一时间独立完成了相关研究,但因为卢瑟福更早公开发表而广受赞誉。1790年,法国化学家让-安托万·沙普塔提出了氮的法文命名nitrogène,因为在当时,氮多出现于硝酸和硝酸盐中。由于氮无法用于呼吸,安托万-洛朗·德·拉瓦锡提出了另一个英文命名azote,取自希腊语ἄζωτος,意思是“没有生命的”。这个名称被多数其他语言使用,例如法语、俄语等。同时,azote也出现在含氮相关化合物的英文名中。

氧 — 8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O,原子序数为8,原子量为15.999 u,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氧族。氧属于非金属,是具有高反应性的氧化剂,能够与大部分元素以及其他化合物形成氧化物。氧在宇宙中的总质量在所有元素中位列第三,仅居氢和氦之下。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,两个氧原子会自然键合,形成无色无味的氧气,即双原子氧。氧气是地球大气层的主要成分之一,在体积上占20.8%,仅次于氮气。地球地壳中近一半(46.6%)的质量都是由氧和氧化物所组成。

氟 — 9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F,原子序数为9,原子量为18.9984032 u,是最轻的卤素。其单质在标准状况下为浅黄色的双原子气体,有剧毒。作为电负性最强的元素,氟极度活泼,几乎与所有其它元素,包括某些惰性气体元素,都可以形成化合物。

氖 — 10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Ne,原子序数为10,原子量为20.1797 u。氖在标准状态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单原子气体,其密度是空气的三分之二。它在1898年和氪及氙被发现为三种空气中就有的惰性气体之一,氖是上述三种稀有气体中第二个被发现的,因为它亮红的放射谱线,它马上就被认出是一个新元素。氖这个名字是从希腊文翻译过来的,意思是新的。氖是惰性的,且没有任何不带电的氖的化合物曾被发现。目前所知的氖的化合物仅有离子化合物,而它们是被凡得瓦力束缚在一起的。

钠 — 11号元素

拼音:nà,注音:ㄋㄚˋ,粤拼:naap6;英语:Sodium)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Na(源于拉丁语:natrium),原子序数为11,原子量为22.98976928 u。它是柔软且活性大的银白色金属。钠是周期表的第一族元素,为碱金属的一员。因为它的价壳层只有单个电子,所以容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Na+。钠唯一的稳定同位素为钠-23。纯金属态的钠并不存在自然界中,须以含钠的化合物来制备。钠是地壳中含量第六多的元素,并且多数存在于矿物中,如长石、方钠石以及盐岩(NaCl)等。多数钠盐溶解度都很高:超过亿万的钠离子都被水自矿物中给溶出,因此在溶于海洋的元素中,钠离子和氯离子是最常见的。

镁 — 12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Mg,原子序数为12,原子量为24.3050 u,是一种银白色的碱土金属。镁与其他五个同族元素有相似的物理性质、同样的价电子数及相似结晶体。镁是在地球的地壳中第八丰富的元素,约占2%的质量。镁是宇宙含量第九丰富的元素,它是在巨大星体中由三个氦原子核加上一个碳原子核,核融合所形成,当星体爆炸成超新星时,镁元素会逸散到宇宙中,之后可能再融入其他新的星系。镁是地壳中是第八多、地球中第四常见( 前有铁、氧、硅)元素,占地球百分之十三的质量和地壳 的百分之二,且它是海洋中溶解第三多的元素,仅次于钠、氯。

铝 — 13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Al,原子序数为13,原子量为26.9815386 u,属于硼族元素,相对密度是2.70。铝是较软的易延展的银白色金属,也是地壳中第三大丰度的元素(仅次于氧和硅),也是丰度最大的金属,在地球的固体表面中占约8%的质量。铝金属在化学上很活跃,因此除非在极其特殊的氧化还原环境下,一般很难找到游离态的金属铝。被发现的含铝的矿物超过270种。最主要的含铝矿石是铝土矿。

硅 — 14号元素

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Si,原子序数为14,原子量为28.085 u

磷 — 15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P,原子序数为15,原子量为30.973762 u

硫 — 16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S,原子序数为16,原子量为32.066 u。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无味无臭的非金属,纯的硫是黄色的晶体,又称硫黄硫磺。硫有许多不同的化合价,常见的有-2, 0, +4, +6等。在自然界中常以硫化物或硫酸盐的形式出现,尤其在火山地区纯的硫也在自然界出现。硫单质难溶于水,微溶于乙醇,易溶于二硫化碳。对所有的生物来说,硫都是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元素,它是多种氨基酸的组成部分,尤其是大多数蛋白质的组成部分。它主要被用在肥料中,也广泛地被用在火药、润滑剂、杀虫剂和抗真菌剂中。

氯 — 17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Cl,原子序数为17,原子量为35.453 u,属于卤族(即周期系ⅦA族)。氯是第二轻的卤素,处于氟和溴之间,因此氯的非金属性介于它们之间。氯在室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,剧毒。它是反应性极强的元素和强氧化剂。在所有元素中,氯拥有最高的电子亲和力并且是鲍林电负度中第三高阴电性的元素,仅次于氧和氟。

氩 — 18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Ar,原子序数为18,原子量为39.948 u,位在周期表的第18族,是一种惰性气体。氩占大气体积的0.934%,是地球大气层第三多的气体,是水蒸气的两倍以上 、二氧化碳 的23倍之多、氖 的500倍以上。氩是地壳含量中最丰富的惰性元素,在地壳中占了0.00015%。

钾 — 19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K,原子序数为19,原子量为39.0983 u。)

钙 — 20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Ca,原子序数为20,原子量为40.078 u。钙是银白色的碱土金属,具有中等程度的延展性。虽然在地壳的含量也很高,为地壳中第五丰富的元素,占地壳总质量3%,因其化学活性颇高,可以和水或酸反应放出氢气,或是在空气中便可氧化(形成致密氧化层 ),因此在自然界多以离子状态或化合物形式存在,而没有单质存在。

钪 — 21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Sc,原子序数为21,原子量为44.955908 u,是一种柔软、银白色的过渡性金属。它常跟钇、镧系元素等稀土金属 混合存在。钪是在1879年由拉尔斯·弗雷德里克·尼尔松的团队,在斯堪地那维亚半岛的黑稀金矿(euxenite)和硅铍钇矿(gadolinite)中,使用光谱分析发现的元素。

钛 — 22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Ti,原子序数为22,原子量为47.867 u。钛是银白色的过渡金属,其特征为重量轻、强度高、具金属光泽,亦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(包括海水、王水及氯气)。由于其稳定的化学性质,良好的耐高温、耐低温、抗强酸、抗强碱,以及高强度、低密度,常用来制造火箭及太空船,因此获美誉为“太空金属”。钛于1791年由格雷戈尔于英国康沃尔郡发现,并由克拉普罗特用希腊神话的泰坦为其命名。

钒 — 23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V,原子序数为23,原子量为50.9415 u。钒是一种坚硬、银灰色,具韧性、可延展的过渡金属。在自然界中很少发现元素金属,但是一旦经人工分离,会形成氧化层(钝化)防止自由态的金属氧化,使之更稳定存在。

铬 — 24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元素符号为Cr,原子序数为24,原子量为51.9961 u,在第六族元素中排行首位。铬元素是一种银灰色,具金属光泽,且硬而脆的过渡金属,其莫氏硬度达到8.5为众金属中最高。铬是一种高价值的金属,其经高度抛光后,仍能抵抗锈蚀;铬亦为不锈钢的主要添加物,为其提供防蚀特性。抛光的铬金属可以反射约70%可见光以及近乎90%红外光。 其命名源自于希腊语χρῶμα,原意为“色彩或颜料”,因为大多数铬的化合物都具有颜色。

锰 — 25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Mn,原子序数为25,原子量为54.938045 u。锰不会以元素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,它经常以与铁所形成的矿物形式被发现。锰是重要工业用合金所使用的过渡金属,特别是用于不銹钢的材料。

铁 — 26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Fe,原子序数为26,原子量为55.845 u,属于第一列过渡元素,位在周期表的第8族。依质量计,是在地球上是占比最多的元素,为地球外核和内核的主要成分。它也是地壳中含量第四多的元素。

钴 — 27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Co,原子序数为27,原子量为58.933195 u。钴和镍一样,在地壳中只能有化合物形式,以少量沉淀于陨铁 的方式储存。用还原方法冶炼出的纯元素,是一种坚硬、具有光泽的银灰色金属。

镍 — 28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Ni,原子序数为28,原子量为58.6934 u。镍是一种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,其银白色带一点淡金色。镍属于过渡金属,质硬,具延展性。纯镍的化学活性相当高,这种活性可以在反应表面积最大化的粉末状态下看到,但大块的镍金属与周围的空气反应缓慢,因为其表面已形成了一层带保护性质的氧化物。即使如此,由于镍与氧之间的活性够高,所以在地球表面还是很难找到自然的金属镍。地球表面的自然镍都被封在较大的镍铁陨石里面,这是因为陨石在太空的时候接触不到氧气的缘故。在地球上,这种自然镍总会和铁结合在一起,这点反映出它们都是超新星核合成主要的最终产物。一般认为地球的地核就是由镍铁混合物所组成的。

铜 — 29号元素

,俗称红铜或者紫铜,是最早发现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Cu,原子序数为29,原子量为63.546 u。纯铜是柔软的金属,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、延展性好、导热性和导电性高,因此在电缆和电气、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,也可用作建筑材料,以及组成众多种合金,例如用于珠宝的纹银,用于制作船用五金和硬币的白铜以及用于应变片和热电偶的康铜。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,电阻率很低,其中最重要的是青铜和黄铜。此外,铜也是耐用的金属,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。

锌 — 30号元素

拼音:xīn,注音:ㄒ丨ㄣ,粤拼:san1 ;英语:zinc )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Zn,原子序数为30,原子量为65.38 u,属于过渡金属;锌由于形、色类似铅,故也称为亚铅,古称倭鉛。锌在常温下为硬脆物质,且带有蓝银色光泽。锌为元素周期表第十二族中的第一个元素。在某些方面,锌的化学性质与镁相似:两者皆呈现单一氧化态 (+2),且Zn2+和Mg2+离子大小相似。锌为地壳中含量第二十四多的元素,有五个稳定的同位素。最常见的含锌矿石为闪锌矿,是锌硫化物。最大可开采的矿脉位于澳洲、亚洲及美国。锌矿物利用泡沫浮选法精炼,并经过焙烧电(解提)炼

镓 — 31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Ga,原子序数为31,原子量为69.723 u,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3族,为一种贫金属,与铝、铟和铊具有相似的特性。它是由法国化学家保罗·埃米尔·勒科克·德布瓦博德兰在1875年发现的。

锗 — 32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Ge,原子序数为32,原子量为72.63 u。锗是一种灰白色类金属,有光泽,质地硬,属于碳族,化学性质与同族的锡与硅相近。在自然中,锗共有5种同位素,原子质量数在70至76之间。锗能形成许多不同的有机金属化合物,例如四乙基锗及异丁基锗烷等。

砷 — 33号元素

,旧称砒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As,原子序数为33,原子量为74.921595 u。砷分布在多种矿物中,通常与硫和其它金属元素共存,也有纯的元素晶体。艾尔伯图斯·麦格努斯在1250年首次对砷进行了记载。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。单质以灰砷、黑砷和黄砷这三种同素异形体的形式存在,但只有灰砷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用途。

硒 — 34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Se,原子序数为34,原子量为78.971 u。硒是一种非金属(偶尔被认为是类金属),具有的性质介于元素周期表中上下两元素硫和碲之间,且与砷也有相似性。它罕见以元素状态存在,亦甚少在地壳中以纯化合物的矿石存在。 Selenium 于1817年由永斯·雅各布·贝吉里斯 发现,他注意到此新元素与先前发现的碲(以地球命名)具有相似性质。

溴 — 35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Br,原子序数为35,原子量为79.904 u,是一种卤素。溴分子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是有挥发性的红棕色液体,活性介于氯与碘之间。纯溴也称溴素。溴蒸气具有腐蚀性,并且有毒。2007年约制造了556,000公吨的溴。溴与其化合物可被用来作为阻燃剂(溴化阻燃剂)、净水剂、杀虫剂、染料等等。曾是常用消毒药剂的红药水中就含有溴和汞。在照相术中,溴和碘与银的化合物担任感光剂的角色。

氪 — 36号元素

拼音:kè,注音:ㄎㄜˋ,粤拼:hak1;英语:Krypton)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Kr,原子序数为36,原子量为83.798 u,是一种无色、无臭、无味的惰性气体,把它放电时呈橙红色,在大气中含有痕量,可通过分馏从液态空气中分离,常用于制作荧光灯。氪正如其他惰性气体一样,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作用,已知的化合物有二氟化氪(KrF2)。

铷 — 37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Rb,原子序数为37,原子量为85.4678 u。铷是种质软、呈银白色的金属,属于碱金属。单质铷的反应性极高,其性质与其他碱金属相似,例如会在空气中快速氧化。自然出现的铷元素由两种同位素组成:85Rb是唯一一种稳定同位素,占72%;87Rb具微放射性,占28%,其半衰期为490亿年,超过宇宙年龄的三倍。

锶 — 38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Sr,原子序数为38,原子量为87.62 u,属于周期表的2A族,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的碱土金属。

钇 — 39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Y,原子序数为39,原子量为88.90584 u。钇是银白色的过渡金属,化学性质与镧系元素相近,且常归为稀土金属。钇在自然中并不单独出现,而是和镧系元素结合出现在稀土矿中。89Y是钇的唯一一种稳定同位素和自然同位素。

锆 — 40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化学符号为Zr,原子序数为40,原子量为91.224 u。锆的原文名称zirconium来自锆石,为锆元素的主要来源。锆石的字源来自波斯语:زرگون‎(zargun),字面意思为“似金”。这是一种灰白色、坚硬且带有光泽的过渡金属,与铪极为相似,与钛的相似性稍低。

铌 — 41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Nb,原子序数为41,原子量为92.90637 u。 。铌曾有旧称 原在美洲使用,1949年IUPAC决定采欧洲使用的名称。铌是一种质软的灰色可延展过渡金属,一般出现在烧绿石铌铁矿中。其命名来自希腊神话中的尼俄伯,即坦塔洛斯之女。

钼 — 42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Mo,原子序数为42,原子量为95.95 u,是一种银灰色的过渡金属。因为在过去钼矿石往往与铅矿石混淆,因此Molybdenum之名来自新拉丁语 molybdaenum,后者来自古希腊语 Μόλυβδος molybdos,意思是铅。钼矿石在历史上被人们所熟知,但该元素的发现(即从其它金属中区分出来)是在1778年,由卡尔·威廉·舍勒识别。该金属在1781年第一次被彼得·雅各·耶尔姆分离得出。

锝 — 43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Tc,原子序数为43,原子量为97.99 u。锝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,是原子序最小的非稳定元素。其寿命最长的同位素是锝-98,半衰期420万年,远短于地球的年龄,因此所有原始的锝元素,也就是在地球形成时可能存在的锝,至今都已全部衰变殆尽。地球上现存的大部分锝都是人工合成的,自然界中仅有极少量存在。在铀矿中,锝是一种自发裂变产物;在钼矿石中,钼经中子俘获后可以生成锝。锝是一种银灰色的金属晶体,其化学性质介于同族的锰和铼之间。

钌 — 44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Ru,原子序数为44,原子量为101.07 u,是在元素周期表中铂族的稀有过渡金属。钌与铂族的其他金属一样,对大多数其他化学物质都是惰性的。1844年,俄籍的波罗的海德意志科学家卡尔·恩斯特·克劳斯 在喀山大学发现了该元素,随后以鲁塞尼亚(Ruthenia)做为此元素的拉丁名称,以此纪念这个被发现于俄罗斯的元素。一般而言,钌是在铂矿石的次要成分中被发现,年产量从2009年的约19吨上升到2017年的约35.5吨。生产出的钌大部分用于制造耐磨电接头和厚膜电阻,其次是用于铂合金和当成化学反应催化剂,另有一项新用途则是当作极紫外光光罩的覆盖层。钌通常和其他铂族金属同时蕴藏在乌拉尔山脉、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矿石中。加拿大安大略省大萨德伯里的镍黄铁矿以及南非辉石岩矿床中,也发现了稀少但有商业重要性的存量。

铑 — 45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Rh,原子序数为45,原子量为102.90550 u。铑是一种稀有、坚硬、抗腐蚀、在化学上较为惰性的银白色过渡金属元素。铑是一种惰性金属,同时是铂系元素的一员,为最为稀有和贵重的贵金属之一。铑在自然界中只存在一种同位素103Rh。自然界中的铑通常以金属态的形式与性质相近的金属元素形成合金,偶以硫铱铂铑矿硫铑铅矿等化合物形式存在。

钯 — 46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Pd,原子序数为46,原子量为106.42 u。钯是在1803年由威廉·海德·沃拉斯顿所发现的一种罕见而具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。钯的英文名称是以小行星智神星来命名的。钯与铂、铑、钌、铱、锇形成一组铂族金属的元素家族。铂族金属化学性质相似,但钯的熔点最低,也是这些贵金属中密度最低的一种。

银 — 47号元素

,俗称白银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Ag,原子序数为47,原子量为107.8682 u。银是柔软且带有白色光泽的过渡金属,在所有金属中,拥有最高的导电率、导热率和反射率。银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有高纯度的元素形式(自然银),如与金或其他金属以合金形式存在,以及在矿石中存在,如辉银矿和角银矿。 大部分银是铜、金、铅和锌精炼的副产品。 长期以来,银一直被视为贵金属。银金属被用于许多投资型硬币中,有时与金一起使用。虽然它比金更丰富,但它作为天然金属的丰富程度要低得多。

镉 — 48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Cd,原子序数为48,原子量为112.414 u。镉是性质柔软的银白色过渡金属,化学性质与同族的锌、汞相似。镉在大多数的化合物中,氧化数常为+2,与锌相同。与汞相似,镉的熔点较其他过渡金属(第3族至第11族)低。12族元素中的镉及其同族元素通常不被视为过渡金属,因为他们没有在元素或共同氧化态下部分填充d或f电子壳。镉在地壳中的平均浓度是介于0.1到0.5ppm。在1817年,德国的弗里德里希·施特罗迈尔和卡尔·塞缪尔·莱贝雷希特·赫尔曼从锌矿的杂质中发现镉。

铟 — 49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In,原子序数为49,原子量为114.818 u。铟是碱金属除外最柔软的金属,外观如锡般呈银白色,它是一种后过渡金属,在地壳中的成分占0.21ppm。铟的熔点比钠和镓高,但低于锂和锡。化学上,铟类似镓和铊,其性质主要介于两者之间。铟在1863年由斐迪南·赖希和希罗尼穆斯·特奥多尔·里赫特透过光谱方法发现,他们因为其靛蓝色的谱线而如此命名,隔年,铟才被分离出来。

锡 — 50号元素

拼音:,注音:ㄒㄧˊ,粤拼:sek3;英语:Tin)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Sn(源于拉丁语:Stannum),原子序数为50,原子量为118.710 u,是主族金属。纯锡有银灰色的金属光泽,有良好的伸展性能,在空气中不易氧化;其多种合金有防腐蚀的性能,因此常用来作为其它金属的防腐层。锡的主要来源是它的一种氧化物矿物锡石(SnO2),盛产于中国云南、马来西亚、印尼等地。

锑 — 51号元素

拼音:tī,注音:ㄊ一ˋ,粤拼:tai1;英语:Antimony)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Sb(源于拉丁语:Stibium),原子序数为51,原子量为121.760 u。锑是有金属光泽的类金属,在自然界主要存在于硫化物矿物辉锑矿(Sb2S3)中。目前已知锑化合物在古代就用作化妆品,金属锑在古代也有记载,但那时却被误认为是铅。大约17世纪时,人们知道了锑是化学元素之一。

碲 — 52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Te,原子序数为52,原子量为127.6 u,是银白色的类金属。碲的化学性质与硒及硫类似,它们都是氧族元素。它偶尔会以天然的元素晶体被发现。碲在整个宇宙中比在地球上常见得多。它在地壳中极端稀有,可与铂相比,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会形成挥发性氢化物,导致碲在地球热星云形成过程中就流失到太空,而且碲对氧的亲和力低,这导致它优先与沉入核心的致密矿物中的其他亲硫元素结合。

碘 — 53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I,原子序数为53,原子量为126.90447 u。碘是最重的非人造且稳定的卤素,在标准状况下为有光泽的紫黑色固态非金属。碘会在摄氏114度时融化成深紫黑色液体;在摄氏184度时挥发成深紫罗兰色气体。碘元素在1811年首次被法国化学家贝尔纳·库尔图瓦发现,两年后约瑟夫·路易·盖-吕萨克因“带有深紫色光泽”性质而以希腊语 ἰώδης (深紫罗兰色)命名碘为 “iodine”。

氙 — 54号元素

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Xe,原子序数为54,原子量为131.293 u。氙是一种无色、无味的惰性气体。地球大气层中含有痕量的氙。 虽然氙的化学活性很低,但是它仍然能够进行化学反应,例如形成六氟合铂酸氙──首个被合成的稀有气体化合物。

铯 — 55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Cs,原子序数为55,原子量为132.9054519 u。铯属于碱金属,带银金色。

钡 — 56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Ba,原子序数为56,原子量为137.327 u。钡是元素周期表中2A族的第五个元素,是一种柔软的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碱土金属。由于它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,从来没有在自然界中发现钡单质。

镧 — 57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La,原子序数为57,原子量为138.90547 u。镧是一种柔软、具有韧性、质地为银白色的金属,暴露在空气中时会慢慢失去光泽。镧非常柔软,可以直接用刀切割。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钡之后存在著以镧为首的15个化学性质相似的金属元素,称作镧系元素。镧有时也被认为是第6周期第3族的过渡金属的第一个元素。所有的镧系元素均属于稀土元素。通常氧化态为+3。镧在人体没有扮演任何生物角色,但对某些特定细菌来说,它非常重要。镧对人体没有特别的毒性,但显示出一些抗菌活性。

铈 — 58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Ce,原子序数为58,原子量为140.116 u。铈是属于镧系元素的灰色软金属,也是稀土元素之一。铈的化学性质极度活泼,在空气中用刀刮即着火,溶于酸,不溶于碱。铈在独居石中占稀土总量的40%以上,是地壳中丰度最高的镧系及稀土元素。

镨 — 59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Pr,原子序数为59,原子量为140.90766 u,属于镧系元素,也是稀土元素之一。

钕 — 60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Nd,原子序数为60,原子量为144.242 u,属于镧系元素,也是稀土元素之一。钕是一个坚硬,可以延展的银白色金属,较活泼,室温下在空气中缓慢氧化,能与水和酸作用放出氢。有顺磁性。钕氧化后,会形成粉红色、蓝紫色和黄色的化合物,分别处于+2、+3和+4氧化态。钕于1885年由奥地利化学家卡尔·奥尔·冯·韦尔斯巴赫发现。它大量存在于矿物独居石和氟碳铈矿中。钕不会以金属形式天然存在,会与其他镧系元素混合,通常经过提炼以供一般用途。虽然钕被归类为稀土元素,但它相当常见,不比钴、镍或铜稀有,并且广泛分布在地球的地壳中。 世界上大部分的钕都是在中国开采的。

钷 — 61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Pm,原子序数为61,属于镧系元素,也是稀土元素之一。钷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,其中寿命最长的是钷-145,半衰期约17.7年。由于缺乏长寿命的同位素,钷在自然界中极为稀有,同一时间在地壳中自然存在的钷只有大约500-600克。原子序小于83(铋)的元素中只有钷和锝没有稳定的同位素,钷也是前84种元素中(钋以前)最不稳定的元素。如同大多数稀土元素,钷只表现出一种稳定的氧化态,即+3。

钐 — 62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Sm,原子序数为62,原子量为150.36 u,属于镧系元素,也是稀土元素之一。钐是一种中等硬度的银色金属,在空气中会缓慢氧化。它属于典型的镧系元素,氧化状态通常为+3,不过也存在钐(II)的化合物,最常见的是SmO、SmS、SmSe和SmTe。最后一种化合物是化学合成中常见的还原剂。钐没有明显的生物作用,仅有轻微的毒性。

铕 — 63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Eu,原子序数为63,原子量为151.964 u,属于镧系元素,也是稀土元素之一。元素以欧洲(Europe)命名。铕是一种较坚硬的银白色金属,在空气和水中容易氧化。铕的氧化态通常为+3,但其+2态也并不鲜见。所有氧化态为+2的铕化合物都具有轻微的还原性。铕在生物体中没有重要的功用,和其他重金属相比毒性较低。铕的大部份应用都采用了其化合物的磷光特性,例如电视机的磷光体以及欧罗(欧元)纸币的防伪磷光体等。

钆 — 64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Gd,原子序数为64,原子量为157.25 u,属于镧系元素,也是稀土元素之一。钆具有铁磁性,居里点约在室温,即将一块钆放入冰水中冷却会吸附磁铁,但回温后钆会脱离磁铁掉落。

铽 — 65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Tb,原子序数为65,原子量为158.92535 u,属于镧系元素,也是稀土元素之一。铽呈现银白色,具有延展性、韧性且硬度高。铽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纯元素态,但它含于许多矿物中,包括铈硅石硅铍钇矿、独居石 、磷钇矿黑稀金矿。就像其他的镧系元素一样,它在空气中相对稳定。铽拥有两种晶型的同素异形体,转化温度为1289°C。

镝 — 66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Dy,原子序数为66,原子量为162.500 u属于镧系元素,也是稀土元素之一。镝的观具银色金属光泽。镝在大自然中不以单质出现,而是包含在多种矿物之中,例如磷钇矿。自然形成的镝由7种同位素组成,其中丰度最高的是164Dy。

钬 — 67号元素

拼音:huǒ,注音:ㄏㄨㄛˇ,粤拼:fo2;英语:Holmium;旧译)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Ho,原子序数为67,原子量为164.93033 u,属于镧系元素,也是稀土元素之一。钬在常温常压下是固体。 1878年为索里特(J.L.Soret)发现;1879年又被克利夫(P.T.Cleve)发现。第一电离能6.02电子伏特。有金属光泽。与水能缓慢起作用,溶于稀酸。盐类是黄色。氧化物Ho2O2为淡绿色。溶于矿物酸而产生三价离子黄色盐。由氟化钬HoF3·2H2O用钙还原而制得。它和镝一样,是一种能够吸收核分裂所产生的中子的金属。在核子反应炉中,一方面不断燃烧,一方面控制连锁反应的速度。

铒 — 68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Er,原子序数为68,原子量为167.259 u,属于镧系元素,也是稀土元素之一。

铥 — 69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Tm,原子序数为69,原子量为168.93422 u,属于镧系元素,也是稀土元素之一。铥是地壳中第二稀少的稀土元素,是一种质软、容易加工的金属,具有明亮的银灰色光泽,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而失去光泽。铥价格昂贵且相当稀有,通常被用于在便携式透视设备和固态激光器作为辐射源。

镱 — 70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Yb,原子序数为70,原子量为173.054 u。镱属于稀土金属,是倒数第二个镧系元素,也是第六周期中位于f区块的最后一个元素。由于位于f区块中,所以镱的+2氧化态相对稳定。但和其他镧系元素一样,其最常见的氧化态为+3,这包括镱的氧化物、卤化物等化合物。在水溶液中,可溶镱化合物会和9个水分子形成配合物,这与其他较后的镧系元素相似。镱具有闭壳层电子排布,所以它的熔点和沸点都和其他镧系元素不同,特别是拥有比邻近元素较低的密度、熔点和沸点。

镥 — 71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Lu,原子序数为71,原子量为174.9668 u。镏是一种银白色金属,在干燥空气中能抵抗腐蚀。镏是稀土元素之一,也是最后一个镧系元素,有时也算作第六周期首个过渡金属。

铪 — 72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Hf,原子序数为72,原子量为178.49 u。铪为ⅣB族元素,是带光泽的银灰色的过渡金属,熔点2233 °C,沸点4602 °C,密度13.31克/立方厘米。致密的金属铪性质不活泼,表面形成常温稳定的氧化物覆盖层,但粉末状的铪容易在空气中自燃。铪吸收氢气的能力很强,最高可形成HfH2.1。高温下,铪能与氮发生反应。由于镧系收缩的影响,铪的原子半径几乎和锆相等,因此二者性质极为相似,很难分离,主要差异之一是铪的密度为锆的两倍。铪不与稀盐酸、稀硫酸和强碱溶液作用,但可溶于氢氟酸和王水。铪的氧化态是+2、+3、+4,其中+4价化合物最稳定。

钽 — 73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Ta,原子序数为73,原子量为180.94788 u。其名称“Tantalum”取自希腊神话中的坦塔洛斯。钽是坚硬蓝灰色的稀有过渡金属,抗腐蚀能力极强。钽属于难熔金属,常作为合金的次要成份。钽的化学活性低,适宜代替铂作实验器材的材料。目前钽的最主要应用为钽质电容,在手提电话、DVD播放机、电子游戏机和电脑等电子器材中都有用到。钽在自然中一定与化学性质相近的铌一齐出现,一般在钽铁矿、铌铁矿和钶钽铁矿中可以找到。

钨 — 74号元素

, 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W,原子序数为74,原子量为183.84 u。钨是非常硬,钢灰色至白色的过渡金属。钨是卑金属,在自然界大多与其他元素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,而不是单独存在。钨在西元1781年被发现且命名,在1783年第一次成功分离出钨。黑钨矿以及白钨矿是钨的重要矿石。

铼 — 75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Re,原子序数为75,原子量为186.207 u。铼是种银白色的重金属,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第6周期过渡金属。它是地球地壳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,平均含量估值为十亿分之一,同时也是熔点和沸点最高的元素之一。铼是钼和铜提炼过程的副产品。其化学性质与锰和锝相似,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最低可达−3,最高可达+7。

锇 — 76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Os,原子序数为76,原子量为190.23 u。锇是一种坚硬、易碎的铂系过渡金属,具有独特的蓝白色光泽。锇是自然界中密度最高的元素,密度有22.59 g/cm3。锇一般以痕量存在于自然中,大部份在铂矿藏的合金当中,是地壳中存量最低的稳定元素之一。锇与铂、铱及其他铂系元素形成的合金具有超强的耐用性和硬度,能用于制造钢笔笔头和电触头等。但由于锇金属坚硬易碎且熔点极高,难以塑形、加工,且在空气中容易形成具高挥发性和高毒性的四氧化锇,再加上锇本身非常稀有且昂贵,因此金属态的锇应用很少。

铱 — 77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Ir,原子序数为77,原子量为192.217 u。铱是一种十分刚脆,银白色的铂系过渡金属。铱是目前发现密度第二大的化学元素(仅次于锇),以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实验测出的密度为22.56 g/cm3,在室内温度及标准大气压的环境时,它以同样的方式被计算出的密度较锇高出了0.04g/cm3,铱是抗腐蚀性最高的金属,甚至在摄氏2000度的高温都还保留著抗腐蚀的特性。虽然只有某些融化的盐类及卤素对铱有腐蚀性,然而极细的铱粉末仍拥有较高的活性而且也是可燃的。

铂 — 78号元素

,俗称白金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Pt,原子序数为78,原子量为195.084 u。铂是一种密度高、延展性高、反应性低的灰白色贵金属,属于过渡金属。

金 — 79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Au,原子序数为79,原子量为196.966569 u。纯金是有明亮光泽、黄中带红、柔软、密度高、有延展性的金属。金在元素周期表中在11族,属过渡金属,是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几种元素之一。金在标准状况下是固体,在自然界中常以游离态单质形式(自然金)存在,如岩石、地下矿脉及冲积层中堆积的砂金或金粒。金能和游离态的银形成固溶体琥珀金,在自然界中也能和铜、钯形成合金。矿物中的金化合物不太常见,主要是碲化金。

汞 — 80号元素

,俗称水银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Hg,原子序数为80,原子量为200.59 u。汞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d区,是密度大、室温下为液态的银白色过渡金属,具有轻微的挥发性,且性质与稀有气体类似。除了汞之外在常温下呈液态的稳定元素只有溴,而铯、镓和铷会在比室温稍高的温度下熔化。汞的熔点是−38.83 °C,沸点是356.73 °C,是所有金属元素中液态温度范围最小的。

铊 — 81号元素

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Tl,原子序数为81,原子量为204.38 u。铊是质软的灰色贫金属,在自然界并不以单质存在。铊金属外表和锡相似,但会在空气中失去光泽。两位化学家威廉·克鲁克斯和克洛德-奥古斯特·拉米在1861年独立发现这一元素。他们都是在硫酸反应残留物中发现了铊,并运用当时新发明的火焰光谱法对其进行了鉴定,观测到铊会产生明显的绿色谱线。其名称“Thallium”由克鲁克斯提出,来自希腊文中的“θαλλός”(thallos),即“绿芽”之意。翌年,拉米用电解法成功分离出铊金属。

铅 — 82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Pb,原子序数为82,原子量为207.2 u。铅是一个比大多数常见材料密度更高的重金属。铅是柔软并可锻铸的,并且也有相对低的熔点。当刚切割出来时,铅是银色略带蓝色的,暴露在空气中后,它会失去光泽成暗灰色。

铋 — 83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Bi,原子序数为83,原子量为208.98040 u。铋是一种五价的后过渡金属,化学性质类似于同属氮族的砷和锑。铋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,它的硫化物和氧化物是重要的商业矿石。纯铋的密度是纯铅的86%。它刚产出时是银白色的易脆金属,但表面氧化后呈粉红色。铋是天然的反磁性金属,也是金属中热导率最低的元素之一。

钋 — 84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Po,原子序数为84。钋是一种稀有且具有高度放射性的银白色金属(有时归为类金属)。在1898年由玛丽亚·居里和皮埃尔·居里所发现,并以玛丽亚·居里的故乡波兰(Polska)命名。

砹 — 85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At,原子序数为85。砈具有极高的放射性,其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,非常不稳定,其中寿命最长的是砹-210,半衰期为8.5小时。由于其极强的放射性和短暂的寿命,因此对砈的研究十分困难,目前科学家对这一元素所知甚少。砹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碘之下,为卤素的一员,其许多性质可以从碘推算出来,推算值与砹的已知性质相符。

氡 — 86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Rn,原子序数为86。氡是一种无色、无臭、无味的稀有气体,具高度放射性,是镭自然衰变后的间接产物。氡的同位素大多寿命短暂,其中最稳定的是222Rn,半衰期仅3.8天,因此氡是自然界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。在常规条件下,氡是密度最高的气体物质之一。它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常规条件下只含放射性同位素的气体元素,其辐射可以对健康造成损害。由于其放射性很强,所以针对氡的化学研究较为困难,已知化合物也很少。

钫 — 87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Fr,原子序数为87。钫是一种放射性极高的金属,半衰期很短,是前105种化学元素中稳定性最低的,比许多超铀元素都要不稳定,其同位素会快速衰变成砈、镭或氡。它最长寿的同位素--钫-223的半衰期仅22分钟。钫的电负度是所有元素第二低的,仅高于其上方的铯。钫的电子组态为[Rn] 7s1,因此该元素被归类为碱金属。

镭 — 88号元素

拼音:léi,注音:ㄌㄟˊ,粤拼:leoi4;英语:Radium;旧译),是一种化学元素。其化学符号为Ra,原子序数为88。镭是元素周期表2A族中最重的元素,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的放射性碱土金属,在空气中会迅速和氮气(而非氧气)反应,形成黑色的氮化镭(Ra3N2)。镭的同位素均有强放射性,其中以镭-226最为稳定,半衰期为1600年,会衰变成氡-222。镭衰变时会产生游离辐射,可以激发荧光物质,导致辐射发光

锕 — 89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Ac,原子序数为89,位居锕系元素之首。在元素周期表中,锕系元素始于锕,止于铹,一共有15种元素。锕是一种柔软的银白色金属,具强放射性。在空气中,锕会迅速与氧气和水气反应,在表面形成具保护性的白色氧化层。和大部份镧系元素及锕系元素一样,锕的氧化态一般是+3。

钍 — 90号元素

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Th,原子序数为90,原子量为232.0377 u,属于锕系元素,具有微弱放射性。钍为银白色金属,在空气中会形成二氧化钍并褪成黑色。硬度一般,熔点高,具延展性。钍为易带正电的锕系元素,其主要氧化态为+4价,具有相当的反应性,若切成细块则可在空气中点燃。

镤 — 91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Pa,原子序数为91,原子量为231.03588 u,属于锕系元素,具有放射性。镤是一种银灰色、密度大的金属,容易与氧、水蒸汽和无机酸反应。

铀 — 92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U,原子序数为92,原子量为238.02891 u,属于锕系元素。铀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,具有微放射性,其同位素都不稳定,并以铀-238(146个中子)和铀-235(143个中子)最为常见。铀在天然放射性核素中原子序第二高,仅次于钚。其密度比铅高出大约70%,比金和钨低。天然的泥土、岩石和水中含有百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十左右的铀。采矿工业从沥青铀矿等矿物中提取出铀元素。

镎 — 93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Np,原子序数为93。属于锕系元素,且是首个超铀元素,于1940年由柏克莱辐射实验室的埃德温·麦克米伦和菲力普·艾贝尔森首次合成出来,并将其以海王星(Neptune)命名。镎具有放射性,其最稳定的同位素为237Np,半衰期为214万年,是核反应炉和钚生产过程的副产品,能够用于制造中子探测仪。由于核嬗变反应,铀矿当中存在著微量镎元素,是少数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超铀元素。

鈽 — 94号元素

,是一种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Pu,原子序数为94。属于锕系元素,是第二个超铀元素,具有放射性。钚的外观为银白色金属,接触空气后容易腐蚀、氧化,在表面生成无光泽的二氧化钚。钚有六种同素异形体和四种氧化态,易和碳、卤素、氮、硅起化学反应。钚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时会产生氧化物和氢化物,其体积最大可膨胀70%,屑状的钚能自燃。它也是一种放射性毒物,会于骨髓中富集。因此,操作、处理钚元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。

镅 — 95号元素

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Am,原子序数为95。镅属于锕系元素,是第三个超铀元素,具有高放射性。镅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镧系元素铕之下,是以发现所在的美洲大陆(America)命名的,对应以欧洲(Europe)命名的铕(Europium)。

锔 — 96号元素

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Cm,原子序数为96,属于锕系元素及超铀元素,具有放射性,最长寿的同位素为锔-247,半衰期达1560万年。锔在超铀元素中排序第四,但其发现时间却早于第三个超铀元素镅,于1944年7月由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格伦·西奥多·西博格等人首次专门合成出。其发现起初被列为机密,到1945年11月才公布于世,并以研究放射性的科学家玛莉·居礼和其丈夫皮埃尔·居礼命名。大部分的锔是在核反应炉中通过对铀或钚进行中子撞击产生的。每吨用过核燃料中含有大约20克锔。

锫 — 97号元素

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Bk,原子序数为97,属于锕系元素和超铀元素,具有放射性。位于美国加州伯克利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在1949年12月首次合成出锫元素,因此锫以伯克莱(Berkeley)命名。锫是继镎、钚、锔和镅后第五个被发现的超铀元素。

锎 — 98号元素

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Cf,原子序数为98。锎属于锕系元素,是第六种人工合成的超铀元素,具强放射性。伯克利加州大学于1950年以α粒子撞击锔,首次人工合成出锎元素,因此该元素是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(California)及加州大学命名的。

锿 — 99号元素

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Es,原子序数为99。锿属于锕系元素,是第七个超铀元素,具有高度的放射性。

镄 — 100号元素

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Fm,原子序数为100,属于锕系元素及超铀元素,是一种具高度放射性的金属元素。镄是能够用中子撞击较轻元素而产生的最重元素,也就是说它是最后一种能够大量制成的元素。然而到目前为止,人们仍没有制成纯镄。镄一共拥有19种已知的同位素,其中257Fm寿命最长,半衰期为100.5天。

钔 — 101号元素

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Md(曾作Mv),原子序数为101。钔属于锕系元素及超铀元素,在锕系元素排倒数第三位、在超铀元素中排第九,是一种具强烈放射性的金属元素。它是第一个不能以中子轰击大量的较轻元素来制造的元素,只能透过粒子加速器,以带电粒子轰击较轻元素制成。已知的钔同位素共有16种,最稳定的是258Md,半衰期达51天;不过寿命较短的256Md(半衰期1.17小时)反而较常使用于化学用途,因为它可以较大量地生产。

锘 — 102号元素

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No,原子序数为102,是第十个超铀元素及倒数第二个锕系元素,为一种具极高放射性的金属元素,其寿命最长的同位素锘-259的半衰期仅58分钟,而化学上最常使用的是可被较大规模制造的锘-255(半衰期3.1分钟)。如同所有原子序超过100的重元素,锘无法通过中子捕获生成,只能在粒子加速器中,由粒子撞击较轻之元素生成。由于锘无法大量生产且其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,目前在基础科学研究之外没有任何用途。

铹 — 103号元素

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Lr,原子序数为103,是第11个超铀元素,也是最后一个锕系元素,有时也算作第七周期首个过渡金属。铹是一种极具放射性的金属元素,其最长寿的同位素铹-266的半衰期达11小时,不过寿命较短的铹-260(半衰期2.7分钟)反而较常使用于化学用途,因为它可以较大规模地生产。如同所有原子序超过100的元素,铹无法通过中子捕获生成,只能在粒子加速器中,由粒子撞击较轻之元素生成。由于铹无法大量生产且其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,在基础科学研究之外没有任何用途。

𬬻 — 104号元素

𬬻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Rf,原子序数为104。𬬻是一种具极高放射性的人工合成元素,不出现在自然界中,只能在实验室内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。其寿命最长的已知同位素为267Rf,半衰期约为1.3小时。𬬻是为纪念纽西兰物理学家欧内斯特·卢瑟福而以他命名的。

𬭊 — 105号元素

𬭊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Db,原子序数为105。𬭊是一种极具放射性的超重元素,其最稳定的已知同位素𬭊-268的半衰期约为28小时,这也是原子序大于101(钔)的元素中最长寿的同位素。𬭊不出现在自然界中,只能在实验室内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。其英文名Dubnium源自位于俄罗斯的小镇杜布纳(Dubna),也是𬭊最早被合成出的地方。

𬭳 — 106号元素

𬭳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Sg,原子序数为106,属于锕系后元素。

𬭛 — 107号元素

𬭛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Bh,原子序数为107。以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·玻尔命名。𬭛是一种放射性极强的超重元素及锕系后元素,其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,非常不稳定,其中寿命最长的是270Bh,半衰期仅约61秒。

𬭶 — 108号元素

𬭶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Hs,原子序数为108。𬭶是一种放射性极强的超重元素及锕系后元素,其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,非常不稳定,其中寿命最长的是269Hs,半衰期仅约16秒。德国黑森邦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1984年首次合成出𬭶元素,并以黑森邦命名此元素。到目前为止,多个研究通过不同的核反应,一共合成了超过100个𬭶原子,有的是母原子核,有的是更重元素的衰变产物。

鿏 — 109号元素

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Mt,原子序数为109。鿏是一种放射性极强的超重元素及锕系后元素,其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,非常不稳定,其中寿命最长的是278Mt,半衰期仅约4.5秒。鿏是9族最重的元素,但由于没有足够稳定的同位素,因此目前未能通过化学实验来验证鿏的性质是否符合元素周期律。

𫟼 — 110号元素

𫟼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Ds,原子序数为110。𫟼是一种放射性极强的超重元素及锕系后元素,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,非常不稳定,其最重也最长寿的同位素为281Ds,半衰期约为11秒。𫟼是10族中最重的元素,但由于没有足够稳定的同位素,因此目前未能通过化学实验来验证𫟼的性质是否符合元素周期律。有证据显示存在着另一个更长寿的同核异构体281mDs,其半衰期为3.71分钟。

𬬭 — 111号元素

𬬭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Rg,原子序数为111。𬬭是一种放射性极强的超重元素及锕系后元素,不出现在自然界中,只能在实验室内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。所有𬬭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,非常不稳定,其最重也最长寿的已知同位素为𬬭-282,其半衰期约为100秒。未经证实的同位素𬬭-286可能具有更长的半衰期,约为10.7分钟。目前科学家仅成功合成出很少的𬬭原子,除了基础科学研究之外,𬬭没有任何实际应用。

鿔 — 112号元素

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Cn,原子序数为112。鿔是一种放射性极强的超重元素及锕系后元素,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,非常不稳定,其最长寿的已知同位素为285Cn,半衰期为28秒。鿔不出现在自然界中,只能在实验室内以粒子加速器人工合成。截至目前,科学家用不同的核反应共合成出了75个鿔原子。除了基础科学研究之外,鿔没有任何实际应用。

鉨 — 113号元素

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Nh,原子序数为113。鉨是一种放射性极强的超重元素及锕系后元素,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,非常不稳定,其最长寿的已知同位素是鉨-286,半衰期约10秒。在元素周期表中,鉨位于p区,是第7周期、第13族(硼族)的成员。

𫓧 — 114号元素

𫓧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Fl,原子序数为114。𫓧是一种放射性极强的超重元素,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,非常不稳定。𫓧不出现在自然界中,只能在实验室内以粒子加速器反应生成。科学家至今共观测到约90个𫓧原子,其中58个是直接合成的,其余的则是在更重元素(鉝和鿫)的衰变产物中发现的。所有衰变都来自285Fl~289Fl,一共5个质量数相邻的𫓧同位素。

镆 — 115号元素

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Mc,原子序数为115。镆是一种放射性极强的超重元素,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极短,极为不稳定,其最长寿的已知同位素为镆-290,半衰期仅0.65秒。镆不出现在自然界中,只能在实验室内以粒子加速器人工合成。至今约有100个镆原子被探测到,所发现原子的质量数介于287至290间。

𫟷 — 116号元素

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Lv,原子序数为116。鉝是一种放射性极强的超重元素,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极短,极为不稳定,其最长寿的已知同位素为鉝-293,半衰期仅约60毫秒。鉝不出现在自然界中,只能在实验室内以粒子加速器人工合成。至今约有30个鉝原子被探测到,其中一些为直接合成的,其余则是鿫的衰变产物。

Ts — 117号元素

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Ts,原子序数为117,在当前所有已发现的元素中原子序第二高,仅次于118号元素鿫。鿬是一种放射性极强、极为不稳定的超重元素,不存在于自然界中,只能在实验室内以粒子加速器人工合成,其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极短,最长寿的已知同位素为294Ts,半衰期仅约51毫秒。

Og — 118号元素

,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,其化学符号为Og,原子序数为118,是当前所有已发现的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。鿫是一种放射性极强、极为不稳定的超重元素,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极短,其当前唯一的已知同位素为294Og,半衰期仅0.69毫秒。鿫不存在于自然界中,只能在实验室内以粒子加速器人工合成。自2005年起,科学家只成功合成出五个(亦可能为六个)鿫-294原子。

Uue — 119号元素

Uue 是一种尚未被发现的化学元素,原子序数是119。直到这个元素被发现、确认并确定了永久名称之前,UnunenniumUue分别为这个元素的暂时系统命名和化学符号。在元素周期表里,Uue预测是s区元素和碱金属,也是第一个第8周期元素。它是目前最轻的未发现元素。

Ubn — 120号元素

Ubn 是一种尚未被发现的化学元素,原子序数是120。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列在第8周期、2族。其中子数为幻数,根据稳定岛理论推测其半衰期极长。